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血魂1937最新章节列表 » 342.第342章 :风雨飘摇的徐州 (2/2)

342.第342章 :风雨飘摇的徐州 (2/2)

文/负凌云
血魂1937 | 本章字数:729.75万字 | | 血魂1937txt下载 | 血魂1937手机阅读

最高当局在开封抓了韩复渠,李长官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韩复榘公然违抗军令大摇大摆地率军撤退,使得华北日军轻易的穿过了山东全境直逼第5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徐州,李长官原定几套作战计划在倾刻间变为一堆废纸,这样的人就是死一百遍也不冤枉!

只可惜,华北日军对徐州的威胁却并没有因为韩复渠的被捕而解除

徐州战场的危局对李长官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邻近与安徽、河南、山东三省交界之处。东襟黄海、背靠中原、南濒江淮、北扼齐鲁,因地处南北要冲,有“南国重镇,北门锁钥”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大彭国彭伯益与西河武观在彭城兵戎相见开始,到楚汉相争、三国交兵,直到如今的徐州会战,发生在徐州地区规模较大的战役就有400余起,真可谓:“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

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受到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残酷蹂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徐州这个古老而英雄的城市,再次成为军事家的舞台。

徐州位于华北与华中之间的交通枢纽,也是从黄海进入中原地区的通道,津浦铁路与陇海铁路在此交会,大运河也在附近穿过,有向四面转用兵力的交通条件。中国军队如果控制徐州,一方面可截断津浦路,将华北、华中两地的日军隔绝;另一方面,可保持中国军事上的大动脉——陇海路,将日军阻于津浦路以东,屏障华中,确保郑州和平汉路,使武汉后方有充分的时间重新部署,有利于抗战的持久进行。而日军如果迅速占领了徐州,就可以将南北兵力会合,沿陇海路西进,直取郑州,并利用中州平坦的地形,发挥其机械化部队的威力,沿平汉路南进,一举而下武汉。南京失守后,中国军队在战略上保卫军事指挥中心武汉的重要屏障及前进基地,徐州势在必守。日军为打通津浦线,沟通南北两战场,并进而切断陇海路,威胁平汉路侧方,以作为进攻武汉的准备,对徐州亦势在必得。

最高当局命令李长官在徐州至少要守上3个月。可是最高当局却没有给李长官什么好牌!

五战区的军队大多是从京沪战场还有华北战场上退下来的败军,士气低落,徐州地处平原,又无天险可凭,最高当局此时启用李长官,其实也是个很无奈的选择!

最高当局需要依靠李长官指挥的第5战区部队把日本人拖在中原,以便将他的中央军好抽出来整补部队,扩充编制。

最高当局将李长官推到徐州这口油锅其实还有更险恶的用心。利用一切机会不择手段地削弱自己对手的实力是最高当局的一贯作法。自张少帅和他的东北军被最高当局消耗掉后,李长官的桂系便成了最高当局一统中国的最大障碍,最高当局和李长官打打和和十来年没有解决。直到李长官赴京抗日前,广西实际上还是游离于南京之外的半独立王国。更令最高当局头疼的是,李长官在广西闹自治,引得四川的刘湘、云南的龙云也颇不安分,对南京中央总是阳奉阴违,这都让最高当局伤透了脑筋。如今让李长官统帅第5战区,一旦创造了奇迹,最高当局脸上有光,武汉扩编、整补部队需要的时间也有了着落,就是创造不了奇迹,川、桂军受到削弱,李长官的声誉受到打击,这也是最高当局求之不得的。

最高当局真是太精明了,即使被日本人穷追猛打到这一步,也没放过李长官这个宿敌!

****************************************************

明日九千字更新,今天只有这么多,不好意思!(www.520dus.com 520读书网,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快捷键 ←) 上一页:341.第341章 :南京尾声,徐州开场(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