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血魂1937最新章节列表 » 316.第316章 : 第6师团转向 (2/3)

316.第316章 : 第6师团转向 (2/3)

文/负凌云
血魂1937 | 本章字数:729.75万字 | | 血魂1937txt下载 | 血魂1937手机阅读
功成名就的地方!

27日早晨五点,一直在牛首山至板桥一线和范介的部队激战的日军第6师团突然改变了攻击方向,谷寿夫的部队只用了两个小时便击溃了措手不及的57军112师残部,占领了铁心桥,雨花台的74军58师防线完全暴露在了谷寿夫的炮兵面前。

范介的指挥部就设在板桥,这里是南京卫戍军的最后底线,被第6师团和18师团狂攻了好几天,范介手底下的几个军先后都出现了脱力的状况,休整了好几天的教导总队原本是范介打算留给南京卫戍军当开路先锋突破芜湖方向101师团封锁线的,面对着后路即将被断绝的局面,范介不得不把教导总队给堆了上去。

范介在半个小时之前发报给黄浩然,告诉他的司令江边走廊地带的最新战况,没想到还没有收到城防司令部的回电,谷寿夫的第6师团就主动撤了兵。

除了留下少数兵力把守祖堂山、尖山等战略要地和部分公路桥梁之外,所有和第6师团交战的战场都陷入了沉寂,范介甚至没有时间来梵希这是不是谷寿夫的诡计他指挥着手下几个军开始全面收复失地,将防线恢复到牛首山山区之后,139师和教导总队调头向南朝着18师团的侧翼猛插了过去,没有了第6师团的协同,牛岛贞雄的18师团只能全面收缩战线且战且退,原本陷入苦战的88师、121师还有51师趁机也夺回了相当一部分阵地,范介的部队一直将18师团主力压到了东善桥一线才停止了攻击,江边走廊的形式一下子变得好了起来。

在整个行动的过程当中,范介的心一直是悬着的,他生怕自己中了松井石根的奸计,一直到王山奎给他发来了将18师团压回到东善桥的电报他才彻底的安了心,他赶紧有发了一封电报向黄浩然报喜,让他的司令安心。

城防司令部那边的电台时断时续,黄浩然的回电到天亮也没有发来,这几个小时里面,南京城里面的部队也陆陆续续来向范介汇报战况和请求指示,这就意味着黄浩然在南京城里面的指挥部已经失去了功能,是遇到了鬼子的炮击还是遭到了空袭?只能依靠猜测推断黄浩然死活的范介有些急了,他先在只能给沈老二发报询问司令的现状,因为黄浩然之前告诉过范介,他的临时司令部就在沈老二的防区里面,就在范介给沈老二的电报拟到一半的时候,城防司令部的电报终于发了进来。

黄浩然在几个小时之内接连看到了范介告急和报喜的两封电报,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江边走廊的南京卫戍军就像是做了一趟过山车,从大悲到大喜,不得不说这感觉实在是太刺激了!

司令部的电台一直没能回复正常的工作,这是由于日军的炮击和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小股日军逼迫着黄浩然的电台不断的搬迁位置,司令部和下面部队的里面的部队黄浩然还能通过电话线来指挥或者转达命令,城南的几支部队如果不是早早交到了范介的手里,恐怕在这几个小时就会出大事。

比如,第6师团主动退却的战机就无法抓住,自然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收获。将司令部一分为二的好处在这段时间里面显露无遗。

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时间,黄浩然接到了雨花台守军的报告,消失在范介面前的第6师团现在冲着他们来了,由于住房铁心桥的57军112师残部遇到了一场溃败,第6师团的情况没有及时的发出,这也让范介白白多担心了几个小时。

第6师团的突然转向,让南京城区的防御战变得更加残酷,黄浩然将江边的宪兵第十团加强给了冯圣法的58师,他还将何大如的特务团运动到了秦淮区,南京的老城南,看来很快就要成为第二个白下区了......

黄浩然命令范介抓紧时间修筑工事和休整部队,第6师团的离开是个很好的机会,应该利用这个时间重新组织起江边的几道防线,日军已经将城东和城南为的水泄不通,现在南京卫戍军的退路只剩下了过江或者从西面沿着江边退往芜湖......

***************************************************

武汉,最高当局终于从庐山回到了武汉,自打南京政府从金陵撤到武汉三镇,最高当局就没有在这座城市里面呆过几天,大部分时间最高当局都是呆在庐山上的别墅里面,搞的政府的官员有些大事小情还得一趟趟的往庐山上跑,真不知道政府的首脑机关是搬到了武汉还是搬到了江西。

在风景秀美的庐山上思考了这些日子,最高当局已经完全恢复了冷静,这几个月的抗战,已经将中国军队的弱点完全暴露。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于武器装备的落后,底层的官兵也不缺乏抗战的热情和作战的勇敢,部队军纪涣散,令不行禁不止,政府里面的多方势力各怀鬼胎才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连战连败的最主要原因!

淞沪会战,中央军和地方部队都打得非常壮烈勇敢,特别是初期阶段,黄浩然的99师还消灭了日军驻上海海军陆战队的司令官,这简直让全国民众喜出望外。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精锐的部队越打越少,中国军队战术水平参差不齐还有预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便开始显现,人越死越多,部队越打越没信心,到最后当统帅部一下令撤退,数十万大军就像决了堤的洪水,竟相掉头就跑。

南京政府军委会曾于1934年至1936年约两年半的时间,动用了几乎全国的工兵和4个师的兵力,在上海至南京之间构筑了两道坚固的国

(快捷键 ←) 上一页:315.第315章 :血书(2/3)章节列表下一页:317.第317章 :悲歌(几个小时前,我失去了我的外公)(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