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三国之法正最新章节列表 » 168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2/3)

168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2/3)

文/兰林晓神
重生三国之法正 | 本章字数:272.38万字 | | 重生三国之法正txt下载 | 重生三国之法正手机阅读
来。凌统知晓这每架弩连续发射两枚箭中间有上箭,瞄准的时间,于是一个手势,立即命后部分两队乘两只箭的时间差,去干掉这些弓弩手,靠着两翼走,也可避免呆在中间挨打。

凌统自己领百十人继续追杀。贾逵见压力瞬间减小,又见吴军后部朝两翼而去,而此时曹休早已安全离去,便悄然把将军帽扣在一名魏军头上,把长弓扔了,抢了一匹马飞马逃遁。这次只有百十人,凌统看的仔细,忙寻了一匹马去追贾逵,夜色中追了一阵也不见踪迹。才突然想起攻打下蔡的事,忙飞奔回来,领所剩的二千多吴军偷袭下蔡,而此时魏军早有准备,凌统亲自上阵,也被魏军的弓弩射伤背部,曹休站在城上笑道:“凌统小儿,下蔡固若金汤,雕虫小技,岂能得逞。”凌统在城下让士卒举着曹休的军帽和长弓骂道:“曹休鼠辈,败军之将,速速下城投降,再执迷不悟,等我东吴大军到来,玉石俱焚。”

贾逵李代桃僵救了曹休,保住了下蔡。凌统虽然未攻下下蔡,可是偷袭曹休营寨有大功,吕蒙与东吴诸将商议决定对凌统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此时吕蒙让周泰代替徐盛镇守淮安与淮阴,将徐盛调到虹城,每每商议军务,都与徐盛商议,徐盛能画谋,吕蒙能决断,二人相得益彰。

徐盛认为魏军新败,曹休暂住下蔡,而此时下蔡援兵未到,可火速进兵下蔡,设伏拦截魏军援军,败了魏军援军,则曹休孤掌难鸣,如瓮中之鳖,取下蔡易如反掌。若拖延半月,魏军援军齐聚,再与曹休争锋,则难上加难。

吕蒙认为徐盛分析的十分在理,于是全军卷甲西进,火速抵达下蔡城外,在城外十里扎下营寨,并命斥候打探魏军各路援军情况,又命甘宁、凌统在下蔡城外挑战。整的曹休寝食难安,高挂免战牌,每日亲自巡城数十次。

话说王基在彭城驻扎,得知吕蒙全军直逼下蔡以后,便写好书信,大意是:请曹休将军一定要坚守一个月以上,末将王基一定会断了吴军粮食供给,待吴军粮尽,再前后夹击,大败吴军于洪泽湖西面,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就在此时,切勿有失。

书信写好后缝在衣袋里,命可靠的斥候火速送给下蔡的曹休将军。

秦淮河畔早已没有了歌妓的丝竹管弦之声,战争让这里成为了烽火硝烟的场地,合兵斗阵之后,双方歇息修养,两岸便回复短暂的宁静。皓月当空,月华一泻千里,冬季没有了虫唱鸟鸣,踩在厚厚的积雪上,有咔咔的清脆的雪被踩压断层的声音,一切如此的静谧。

王基整顿了五千精兵,避开大道,专走山岭小路,但有吴军斥候,一律格杀。火速疾行,直奔洪泽湖而来。王基所领的五千精兵两天两夜的时间挺进了三百里,抵达洪泽湖附近的山岭中隐藏起来,同时派出与穿着吴军相同衣服的斥候去查探吴军运粮的情况。

两日后果然得到消息,再次深入打探,并抓了两名掉队的吴军,严加拷问,知晓了吴军在洪泽湖粮食转运的情况及水路、旱路交接的细节。王基派二千人设伏,歼灭了吴军旱路运粮食的队伍,将衣服全部换上,去接吴军水军运来的粮食。留下些粮食够自己吃大半个月,其余的全部运到偏僻处烧掉。

如此进行了两日,第三日,王基明目张胆地夺了一队,吴军水路运粮的船只,将几十只船全烧了。第四日吴军高层才知晓此事。整个过程,王基都精确地计算着时日,将毁伤做到最大化。

王基在洪泽湖畔扎下营寨,专门断了吕蒙大军的粮草供给,掐断吴军的退路,若能在此处定下一枚钉子,那吴军就彻底废了。绝江湖,断虹城,以制其背,邀险而击,纵有百万大军也难翻身。

王基顺手牵羊烧了吴军许多粮草,还烧了点吴军的船只,待吴军粮尽时,则破吴必矣。

冷兵器时代,主要靠迂回、侧击、偷袭、猛攻来战胜对手。

苏沃洛夫元帅在《致胜的科学》这本书概述了这位顶级元帅一生率部作战三十五次从无败绩的战争教父级战神思路。苏沃洛夫元帅在俄罗斯的军事历史上应该是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可夫可能也挑战不了他的地位。

《致胜的科学》一书一共讲了五点:

第一, 以人为本,军事相关人员的思想、品性、能力、意志需重点关注,士兵、军官的训练程度,能力水平,军人素养。

第二, 战略层面,军事学术的真谛,是从敌人最要害的部位直接进攻敌人。不是采取间接的迂回。

第三, 战术层面,观察、快速、猛攻。观察、观察,再观察,找出敌人的要害部位,制定正确的计划。快速,快速,再快速,高速机动能力,突然进攻的能力。猛攻,猛攻,再猛攻,在敌人准备抵抗前,在敌人聚集兵力前猛攻,快速投入力量猛攻,迅速扩大战果。

第四, 消灭有生力量,打退敌人是失败,消灭敌人才是胜利。集中兵力分批消灭敌人,而不是把敌人打退打散,让敌人散布在四面八方像警戒线一样。

第五, 战争没有一成不变的原则,例如在进攻的同时,个别情况下也可以采取防御,为保存兵力,避开优势敌人的突击,而实施必要的退却也是完全可行的。

小伙伴儿们,你们有没有惊奇的发现,这第一条和第三条是那么的熟悉。对,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也从苏沃洛夫元帅那里学了很多,这是俄罗斯民族的精华

(快捷键 ←) 上一页:167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2/3)章节列表下一页:169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