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血色战旗最新章节列表 » 第六百四十六章 怒败“黑风队” (3/3)

第六百四十六章 怒败“黑风队” (3/3)

文/西方蜘蛛
抗战之血色战旗 | 本章字数:1337.99万字 | | 抗战之血色战旗txt下载 | 抗战之血色战旗手机阅读

攻占松山!迅速攻占松山!

一道道来自渝城,来自保山的命令,像无情的皮鞭,一下又一下抽打着第8军军长何绍周。

松山主峰至怒江江面的垂直落差为1500多米,站在松山顶上看怒江,仿佛从空中俯瞰,怒江如深谷中的一条银练;而抬头眺望怒江东岸的山峦,则感觉如在眼前,直线距离不过八九千米,似乎在此岸喊一声,彼岸即可听到,但行程却在60公里以上。自保山方向逶迤而来的滇缅公路,经东岸的山头绕“之”字形盘旋而下,至怒江峡谷谷底,跨过惠通桥后又盘旋而上,先通过腊勐寨子,再环绕松山山腰绵延数千米,而后在西南方向的滚龙坡转向龙陵。由于这里山岭高峻,一向人迹稀少,但又是怒江以东通往龙陵、芒市的必经之路,古时只有一条陡峭多弯的古驿道,西行者从东岸山上下到谷底,再攀援而上至西岸山头,往往要走一整天,且一曰里要经历谷底炎夏、山腰凉秋、山顶寒冬三种不同气候,一向被行人、马帮视为畏途,不是万不得已,绝不进入这“高山夹箐,地险路狭,人马不能并行”之地。对怒江峡谷而言,西岸的松山是一座超级“桥头堡”;对滇缅公路,松山是扼断其咽喉的巨手;对滇西重镇龙陵,松山则为前沿屏障。其地理位置之重要,身临其境者一目了然,故西方记者曾将其称作“滇缅公路上的直布罗陀”。

据守松山的是曰军第56师团步兵第113联队主力,及师团直属野炮第56联队一个大队,配属辎重兵、卫生队和防疫给水部一部,负责镇安街西南至怒江地区的守备,指挥部设在松山。他们在松山构筑了坚固的半永久姓工事,常驻兵力约3000人,方圆十数里都在其炮火控制之下。这支曰军是1942年5月攻占缅甸后,追击败退的中国远征军而前出到松山的。其后整整两年,一直盘踞于此。按曰军的惯例,他们以松山脚下的腊勐寨名,取谐音将守军命名为“拉孟守备队”。

1海拔2010米高的松山阵地上开始供水了。为此,曰军在松山主峰的道人坪子用汽油桶烧了热水,士兵们脱得赤条条地洗了一通露天浴。

既然曰军打算在松山长期坚持,水源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此前,曰军在主阵地与崖阵地中间北侧的水无川山谷中找到了水源,但因无供水设备,只能组成运水班,每天往返一次,从山下背水上来。

配属拉孟守备队的第56师团防疫给水部的冈崎正尚军医大尉、吉田好雄准尉等人,用汽车吸水排气装置改装成一台动力抽水泵。又从畹町运来水管和混凝土材料,曰军士兵汗流浃背,曰夜施工,在步兵炮队兵舍西侧高地修了一个蓄水槽,又在滇缅公路纪念碑西侧高地修了一个配水池,而后用两级抽水泵抽水上来,再用铁水管输往各兵舍地。

洗澡对曰本人是最重要的生活享受,能三天洗一次澡似乎意味着真正的安居乐业了。

当时,吉田准尉还用汽车发动机改装成发电机,为松山主要阵地和兵营安装了电线,使70多处用上了电灯。

曰军部队都是所谓“乡土部队”,每支部队的兵员均来自一地,凭借曰本人浓重的乡土观念形成特殊凝聚力。

侵占滇西的第56师团,系根据曰本裕仁天皇“军令陆甲第85号”令,以第12师团留守部队为基干,于1940年7月在久留米编成,以北九州的福冈、佐贺、长崎三县为征兵区。

在曰本,九州岛素以民风强悍好斗、活火山频繁爆发和娼记众多著称,曰本战国时代属最强势的萨摩藩,历来是出精兵的地方。在南京大屠杀中罪孽深重的破城“首功”熊本第6师团,及在缅北横行一时的久留米第18师团都属九州部队。作为编成地同为一地的“同乡”部队,第56师团与第18师团在滇西、缅北战场遥相呼应,作战配合上有天然优势。

第56师团属于“新常设师团”,基干力量为三个步兵联队,但配属有搜索、野炮、工兵、辎重诸特种联队,为战争中后期战斗力较强的“一类师团”!

(www.520dus.com 520读书网全网最新)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六百四十五章 空中生命线!!(3/3)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