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都市小说 » 玄门妖孽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七百三十七章 行家里手 (1/2)

第七百三十七章 行家里手 (1/2)

文/疯狂小强
玄门妖孽 | 本章字数:1266.09万字 | | 玄门妖孽txt下载 | 玄门妖孽手机阅读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随着玄齐把十件古董分成三堆后,懂行的人眼中都闪过一丝的笑容,玄齐果然是玄齐名不虚传。而不懂的人则瞪大了眼睛,等着玄齐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布置安放?

玄齐指着第一堆的四样东西说:“这四件全是真品,年份我也不想一一来说,省的大家听着觉得闷。”

懂行的人真不多,至少李老太爷就不懂行,出言询问玄齐说:“你还必须要说出来,要不然谁知道你是真懂,还是恰好蒙对了。”

鲁卓群也帮腔:“玄子居然你都决定露一手,就不要藏着掖着,索性把知道的都说清楚,这样大家才知道你厉害。”

望着一双双烁烁的眼睛,玄齐无奈的微微一笑,先拿起一枚刀币说:“这是秦未大一统时的古钱,因为那时候的冶炼技术并不好,各国都有些滥发货币,所以这一枚刀币看起来锈迹斑斑,好像是伪造的赝品,但它的确是真品。”

大家都望向这脏兮兮的一坨,除了能够看出一个小刀的形状,谁又能想到这是几千年前的古钱?

五位专家默默的点头,而后打开李默写下的信封,这的确是一枚先秦时期的刀币。

玄齐又拿起了第二样,这是一枚砚台,看起来毫不起眼,就好像是染上墨汁的砖块,玄齐轻声的说:“这看起来好像是染了墨汁的砖块,其实这是一方砖砚,而且还是汉朝的砖砚。因为汉砖上多有图案文字,高古淳朴,极具玩赏价值,且砖质细腻,宜于制砚。”玄齐说着把砚台放下,低声的说:“所以这方砖砚也是真的。”

五位专家同时点头,信封中只有三个字,汉砖砚。连续说了两个,连续都中,周围的人都不由得瞪大眼睛,等着玄齐继续往下说。

第三样是玛瑙串珠,用手丈量后会发现,不多不少正好一百零八颗,每一颗珠子上都雕刻有花纹,摸在手中很是舒服。

“这是一件法器,而且还是清后期dá_lài喇嘛进京朝圣时用的法器。”玄齐说的很是自信,也不想过多的解释,从旁边拿起一个放大镜把一颗珠子放大:“这上面有着文字,一颗颗的仔细看,应该能分辨出是哪位dá_lài喇嘛的随身佛珠。”

玄齐拿起了最后一样,这是个四方梅瓶,看起来很寻常并没有其他之处,或者说现在景德镇烧得新瓷都比这个精美。玄齐却低声的说:“这也是一件清晚期的东西,因为是民窑烧制,给一些中等家庭附庸风雅使用,所以显得没那么精致,但的确是个真品。”

这个梅瓶其实是李默故意设下的一个陷阱,却没想到这么轻易被玄齐识破,李默不由得追问:“为什么你觉得他是真品?而不是后来做旧的赝品?”

“感觉”玄齐不由得轻声说:“不光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其实我也有。真品看多了自然就会养成习惯,继而积累出海量的经验,所以分辨真东西和假东西的时候,第一眼的感觉就变得非常重要。”

经过玄齐这样一说,听闻过玄齐事迹的人这才恍然,牛放更是拍着巴掌说:“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当年玄齐以状元的身份考近北清,而后用一上午的时间自学四年的计算机课程……”

这一段并不久远的记忆,被牛放说出来后大家这才恍然,从记忆的角落里找到当年玄齐天才的摸样,不止李默是天才能过目不忘,玄齐也是个天才,而且比李默还要强大。

微微向周围拱了拱手,玄齐很是自谦,玄齐已经过喜欢沉迷在别人的夸赞中。他现在更想要把眼前的这堆事情搞定,而后去拿传国玉玺。

玄齐又拿起第二堆的物件,指着第一个珐琅彩红色大肚的鹅颈瓶说:“这个瓶子有问题,底座是明朝的底座,但瓶身却是清朝的瓶身,属于是清朝人做出来的赝品,放在现在这个年月里,也算是不错的物件。”

五人组相互望了一眼,早就知道玄齐厉害,没想到他这样的厉害,真是火眼晶晶,连这么点瑕疵都能看的出来。

而后玄齐又拿起一件好似烛台般的东西:“从这个花纹来看,应该是汉代的烛台,纹路质地也是一样,但在接缝处却有明显做旧的痕迹,从焊接的手法来看,应该是最近才做的拼装,把两个残破的烛台修补成一个完整的烛台。”

又说对了五人组已经开始用同样的身份地位来对待玄齐,连这般的细微之处都能够看的清楚,这也太神奇了。五位老人之所以能够清楚,是因为有一个人曾经两个破旧烛台的持有人,所以他才知道这个烛台是拼装的,其他人都没看出来,而玄齐一眼就看出来这就是功力。

一口气说出六样东西,玄齐不光展露出卓绝的天赋,还有渊博的知识,玄齐又拿起了第七样古玩,这是一柄玉如意,如意上面个雕刻有云纹。

李默完全没看出这柄玉如意有哪里不对,是真玉的,而且还是大家的雕工,特别是那一条在玉如意上盘着的云龙,为整柄玉如意凭添三分的威严吉祥。所以李默打从心眼里认为玄齐这次看走眼了,但他又警觉的不往外吐露一个字,就打算等玄齐出丑后再踩上两脚。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如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

玄齐说着不由得开了个玩笑:“其实如意的最初版,很像一些家里都有,也都会用到的痒痒挠。”

周围的专家对玉如意

(快捷键 ←) 上一章:第七百三十六章 真与假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七百三十八章 真假(1/2)(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