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小兵之霸途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庸庸人 (2/3)

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庸庸人 (2/3)

文/一级烟枪王
三国小兵之霸途 | 本章字数:5823.54万字 | | 三国小兵之霸途txt下载 | 三国小兵之霸途手机阅读
在阳平关。

这个。就真的似是讲故事,一下子跳到了另外的一个情节一般。让刘易摸不着头脑。

或者,许多后世的人。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也都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对地理有点研究的,怕就会感到有些不太对劲的地方。

阳平关在哪里?也就是在后世的宁强县。宁强县,就是在广元市的北面,是一道大峡谷之间的一个弹丸之地。这么说,可能大家还不太明白。这个阳平关,就是在四川与汉中之间,是益州与汉中之间的非常重要的一道关隘,相当的险峻。

可是。这个阳平关虽险,张鲁派大军守阳平关,于抵抗曹操的大军进犯有何意义?但偏偏,曹操军居然突兀的不是出现在阳平关,有如神兵天降一般,一下子穿透了重重的大山到了阳平关与汉中的军马交战。

刘易真真的也是醉了,真的不明白,曹操的军马,到底是走哪一条路线。又是如何才能绕了那么大的一个大圈,从重重的大山当中,突然到达阳平关前的?

要知道,想要从广元市到阳平关。起码得先入四川吧?要入四川,就必须得走蜀道,而那个时候。蜀道完全在刘备、关羽的控制当中,曹军是从哪里入川的?如果曹军能入川。那么何必打张鲁,直接打刘备不好。夺了益州,叫刘备再流浪去。如果从襄阳到阳平关,刘易也晕了,那重重大山,没有千里,也有八百里吧?莫非是集体传送到的?从西凉方向进入?现在马超都难以率军通过,有可能吗?从陕西方向,通过子午谷等倒是有可能。可是,如果是这样,那就可以直接杀到汉中城下了,何心再理会阳平关?

刘易真的不明白,真的想不通啊。

如果刘易真的知道历史上的曹操,他的军马是如何一下子就到达了阳平关前的,那么刘易现在也不用烦恼,怕这个时候,早已经拿下了益州、汉中了。

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或可考究考究。

刘易经丹江口,沿河而上,不日便赶到了上庸。

关羽依然是那么的风采依然,除了其老是半闭着的丹凤眼内偶尔闪过的一丝愁绪之外,与平时似乎没有什么的两样,一身绿袍的他,跨下火红赤兔,手提青龙揠月刀,显得尤其威武。

他身后,一员小将是关平,相当英气的一个小将,跟关羽的时间长了,也學到了关羽的沉着,不动声色的立于关羽身后,显得老少老成的样子。

与关羽并排策马而立的,是剃了一个光头的魏延,光头更显得他的凶脸吓人,一般的将士,都似不敢与他那对凶恨的双目对视。

“末将关羽!”

“末将魏延!”

“关平、霍荣、雷鸣……”

“恭迎主公!”

刘易从战船上下来,关羽、魏延等一众将领,纷纷上前单膝跪下迎接。

“都起来,到中军大帐议事!”

刘易上前,分别扶起关羽及魏延,挥手对众将道。

刘易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看清楚了上庸城地区的情况了。

上庸,为古代地名,古庸国就是在此。

地方并不大,是一个四面环山的一个盘地,汉水从中流过,将不大的上庸分为南北两部份。

但别小看了此地,它可是华夏古代文明的一个发祥地之一,与黄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样,同是中华文化之摇篮。在辉煌文明的推动下,古庸国曾经盛极一时。

庸国的疆土,比早期的秦及周宗姬封侯国及巴国还大,与南方自己崛起的楚国不相上下。周武王在分封土地时,最大的宗姬国不过百里,小者仅五十里,秦在春秋周平王时只有一个赵城,周早期的巴国疆土限于四川的东、北部及重庆的东、西、北部,楚国疆土限于江汉平原至鄂东、南及湖南北部一带。而古庸国,则是一个横跨长江至汉水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

反正,古庸国,一度盛极一时,后被楚所灭。但要说明的是,历史上的古庸国,是一个不比楚国弱的强国,并非楚的附属国。

相传,上庸得名于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典故,因抟土、炼石,那座称为“天梯”的灵山之巅被削平,《地名志》说:“其上平夷,故曰上庸,乃补天之梯也,在今竹山县西七十里,上庸山是也。”

庸人自扰、庸庸熙熙、平庸无为,这里的庸,便是出自上庸。庸人,是一群没有才干、没有理想、没有智慧的人的代称。有点贬义的意思。

可是,并非就是说,庸人就全都是没才干、没理想、没智慧,那些成语,只是出自于一些典故当中而已。还有更多的说法,说明庸人其实不简单。

庸者,中而平也。守中持平,正是中华文化的真谛。孔子哲學的根底正深植于“中庸”二字里。中庸不是折中主义,不是庸人消极避世,而是在洞悉宇宙大道物极必反的深层真谛后采取的最佳生活态度,即“抱中守一”而臻于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善不恶的解脱化境。

据考证,是庸人发明发围棋。上庸,尧时是其长子丹朱的封地,丹朱在此发明围棋,与父帝尧战于丹水之浦。因此,便有“尧时庸人善弈,性狂放狡黠”的说法。

据说商代的许多鼎器、大钟都是庸人的杰作;因善于筑城建房而被称为“墉人”,史载公元前1059年,周请庸人筑都于洛邑(今竹山县乡皇城村的古庸方城遗址的城墙历经三千余年风雨仍然屹立)。这个,表明庸人的建筑艺术的确很高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五百九十六章 针对性严令(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五百九十八章 他山之玉可攻石(2/3)(快捷键 →)